新视角 新故事 新形象
上世纪60年代,如果女孩子在25岁时还没成家,就会被看作未婚青年里的大龄了,孙远英就是这样一位大姑娘。作为一名三线建设者,她并非没有嫁人意愿,而是在等待一个人——同样投身于三线建设事业的凌锡正。
“从海边城市到遥远的大西北,困难可想而知,但我并没有被吓倒。”如今,回想起59年前那一幕,84岁高龄的孙远英内心依然激动不已。怀揣着报效祖国、奉献青春的坚定信念,她成了首批援建西北轴承厂14人中的一员。
孙远英老家在大连瓦房店老西山附近,不远处便是被誉为“中国轴承工业的故乡和摇篮”的瓦房店轴承厂(今瓦轴集团,以下简称瓦轴)。18岁那年,由于家里困难,孙远英作为家中的老大,毅然放弃了读书的机会,通过招工考试,迈进了瓦轴的大门。
那时,瓦轴有职工三四千人。孙远英被分到外国专家室,担任专家助手,并负责一些接待任务和厨房管理等工作。后被调到厂办,专门负责文字录入工作。
“我们当时用的是老式打字机,”孙远英回忆道,“我一分钟能打三十五六个字,是厂里打字最快的。”
1965年,孙远英已在瓦轴工作7年了。彼时,在党中央的号召下,数十万名三线建设者满怀豪情,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
瓦轴接到了前往宁夏援建西北轴承厂的任务。经过全面考量,厂领导最终确定了14人的援建名单,孙远英榜上有名,肩负起文书的职责。
当年11月,孙远英等人告别了工友与亲人,踏上了前往宁夏银川的漫长路途。一路颠簸、辗转,孙远英等人终于抵达银川。如今的银川车水马龙、繁华热闹,但那时还十分荒凉,整个城市只有两栋二层楼房,其他都是简陋的平房,孙远英和伙伴们住在平房里。艰苦的环境并未削弱大家援建工厂的意志,孙远英和大家一起担当起在三线建设中冲锋在前的排头兵。
在孙远英启程前往宁夏前夕,瓦轴职工凌锡正,已踏上了前往贵州援建的征途。凌锡正老家在江苏扬州,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工厂基建科。
工作中,两颗年轻且充满激情的心,在不经意间产生了深深共鸣。然而,面对国家赋予的重任,两人都毅然将个人情感暂时搁置,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援建工作中。
一个远赴西南,一个奔向西北,两人能否相伴一生,成了未知数。但孙远英心中始终有一份坚定的信念,梦想着自己的爱人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大西北,与她并肩作战。
这份信念缘自她对凌锡正的了解。在她看来,凌锡正不仅有着坚定的意志与卓越的才干,更有着一颗跟自己一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赤子之心。她坚信,她们的爱情种子定会在未来某一天,在三线建设的广阔天地中生根发芽,绽放出绚烂的花朵。
为了给工厂选址,孙远英与先遣小组成员穿梭于荒野山川之间,历经艰辛,最终选定贺兰山沿线平罗县大水沟为西北轴承厂厂址。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依山而隐蔽,水量丰富,沟口处的一座羊圈成了孙远英等3名女同志的临时居所,男同志则居住在简易帐篷里。
随着厂址确定,工厂建设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。通路、通水、通电……昔日的荒山野岭处处是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。1966年,受工厂调遣,远在贵州的凌锡正从西南大地来到了大水沟,加入西北轴承厂援建行列。
在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最前线,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之花灿烂绽放。1968年,大水沟默默见证了二人喜结连理的幸福时刻。
1970年,在孙远英、凌锡正等三线建设者拼搏奉献和不懈奋斗下,西北轴承厂正式投产。厂区、住宅区、商店、电影院、医院……一座功能完备的繁华小镇,在昔日的荒山野岭中奇迹般地“生长”出来。这不仅是广大三线建设者汗水与智慧的结晶,也是他们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国防事业筑起的基石。
此后,西北轴承厂经历了从山区建厂的艰苦创业,到调整改造与搬迁的艰难转型,为国家建设立下赫赫战功。1996年,西北轴承厂再次迎来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,成为中国轴承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。
孙远英现在的家在银川市西夏区,爱人凌锡正已去世多年。她经常透过窗户看城市的繁华景象,这与她记忆中的过往形成了鲜明对比。退休多年的她,每当回忆起那些逝去的岁月,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。
那些共同奋斗的日子,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,那个年代形成的“艰苦创业、勇于创新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三线精神,将永远留在孙远英的记忆中,也将激励后人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(摘自10月16日辽宁工人报 记者金雅银/文)
全国服务热线 130-4568-2298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十三房村378号2幢金川谷科技创业园606室
联系人:冯玉卫